广东优公教育

分享
刷新

初中生物教案《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8-07 修改时间:2021-08-07 895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的教学策略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以下为广东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初中生物教案《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广东教师资格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2、举例说明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能力目标:

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模仿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情感目标:

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二、教学重点

1、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2、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

三、教学难点

学会设计实验方案。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

四、教学过程

(一)引言

1、复习: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哪些基本条件?

2、引入:

生物的生存是依赖一定环境的。环境的变化会对生物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

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

非生物因素,如:阳光、空气、水、温度等

生物因素,如:其他生物

(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怎样影响生物的生活的呢?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探究。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怎样的呢?

学生阅读教材P14

学生说出探究的一般过程: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进行探究、得出结论、进行反思。

教师讲述:

学生阅读教材P15,实验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提出问题:

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教师分析:

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可操作性,如:为什么植物会由小长大?这类为什么、怎么样等类似问题就不容易操作。

2、作出假设:

请学生先作出假设。

假设是对问题作出的一个回答,当然是根据你所拥有的知识和一定的推理作出的,假设不一定是正确,需要你通过实验加以证明的。

3、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阅读教材,理解什么是对照实验?如何控制实验变量,使变量控制为唯一,其他变量保证相同。

举例:

实验方案应包括哪些内容:

材料用具、实验装置、方法步骤、记录的表格等内容。

1)实验材料:

选用10只鼠妇,是为了减少误差。如果选用1只或100只,会出现什么情况?

2)实验装置:

学生描述实验装置

在这个实验中影响鼠妇生活的环境因素有哪些?其中哪一个环境因素发生了变化?光是唯一发生变化的环境因素,在这个实验中被称为变量,其他环境因素都没有发生变化。整个实验分为两组,一组为:提供了明亮的环境。一组为:提供了阴暗的环境。这两组实验分别称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如果只有实验组,如:只提供给10只鼠妇一种阴暗的环境,能否得出结论,说鼠妇喜欢阴暗的环境?对照组的存在,可以使结论更加可靠,结论是唯一的。这种变量是唯一的,分别设置了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实验,被称为对照实验。

3)实验表格:

为了便于记录实验数据或实验现象,有时需要设计一个表格。

4、进行实验:

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认真记录。

5、得出结论:

实验结果,即:实验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得出结论。如:对获得的10组数据进行统计即:获取平均数,再将明亮和阴暗的两个平均数进行比较,最后才能获得一个结论。

6、进行反思

将获得的结论与假设比较,判断假设的正确与否,也可以与其他小组的结论进行比较,判断实验的结论正确与否?如果出现差异,就要思考出现差异的原因。

学生分析教材提供的3个讨论题:

这个实验中有哪些因素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如何保证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你确定的变量引起的?

为什么要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只用1只做会存在什么问题?为什么要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相当于设置了重复组。)

(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

学生阅读教材图片:

说出七星瓢虫与蚜虫、蚂蚁搬运食物等生物之间的关系。

举例说出生物之间的其它关系。

(四)课堂总结

1、以提问方式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分为哪两种?

探究的一般过程是怎样的?

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是怎样的?

什么是对照实验?如何控制实验变量?如何设置对照实验?

2、在课堂上完成课后练习题。

(五)课后反思:


【资料推荐】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广东敏试教师

回复【密押卷】,获取5套教综密押卷

广东敏试教师(二维码).jpg

我是有底线的

复制成功

您已成功复制微信号,现在前往微信搜索该微信号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