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优公教育

分享
刷新

小学语文人教版《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七

发布时间:2021-10-19 修改时间:2021-10-19 328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的教学策略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以下为广东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小学语文人教版《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广东教师招聘考试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一、教学背景

这篇文章是由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精美隽永的短文。文章用优美的语言,讲述了作者两次到德国,在那里亲身感受到德国人非常爱花。描述了德国家家户户窗口都开满鲜花的情景,抒发了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的感慨,表达了对德国奇丽风景和与众不同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

选编本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一些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积累优美语言;二是使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教育。

二、课堂实录

1、导入新课,齐读课题。

师:同学们,在这色彩斑斓的世界,有许多美的东西,例如我们的祖国有让我们引以为荣的锦绣山河,有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当然还有许多我们不太了解的外国风光和外国文化。今天,季羡林先生就带我们走进德国,一起感受德国的独特魅力,特别是德国的花。请大家齐读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生:齐读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2、自由读文,了解民族的奇特、景色的奇丽。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四五十年后故地重游时发出怎样的赞叹?

生:作者发出了“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的赞叹。(教师板书:奇丽奇特)

师:好,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生:生读句子“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师: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从课文的哪些句段中体会到景色的奇丽,又是从哪些句段体会民族的奇特?你们可以圈点、标画、批注,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有了感受之后再和同桌交流交流,然后把你的感受说出来。(学生默读课文)教师巡视。

师:好,我们一起来交流,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景色的奇丽,民族的奇特?”请你说,其他同学认真听,可以补充、可以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

生:我从第二自然段:“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把花都栽种在外面,不像我们中国人把花养在屋子里。“这让我感受到民族非常奇特。当时的作者很吃惊,很不理解。

师:听到了没有,他用了一个非常恰当的词语,很“不理解”。他们民族的奇特让我们也很“不理解”。他们把花种在窗子外面,是不是不喜欢花呢?

生:不是,他们很喜欢花,家家户户都在养花,。而且把最美的花放在窗外,让别人去观赏。他们处处为别人着想。

师:养花给别人看,是不是意味着自己不喜欢花呢?

生:不是

师:不是,从哪看出来呢?

生:因为“爱花的民族很多,德国在其中占重要的地位。”

师:噢,原来他们也喜欢花,养花也是很美妙的事情,作者季羡林先生在四五十年前看到的中国人养花与德国人养花有什么不同?

生:我们中国人在四五十年前把花养在屋子里。

师:四五十年前季先生笔下的中国人养花是为了自己看,那季先生初到德国,看到德国人这样的养花,花朝外开,把最美的花让别人看,心里很吃惊就不难理解了。就让我们把这种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读出吃惊和不理解。

生:自由练习朗读第二自然段。

师:自己养花却让别人看,你说奇特吗?

生:奇特。

师:还从哪看出这个民族的奇特?

生:我从“只能看到花的脊梁”里读明白了,他们把最美的花让别人看,而自己看花的脊梁,感觉到这个民族的奇特。

生:从“多次”“曾问过”这两个词,也能看出作者当时很吃惊,不理解,也能感受到这个民族的奇特。

师:这个民族不仅奇特,还有怎样奇丽的景色呢?学生自由读书。

生:我从这句话感受到景色的奇丽“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教师出示这段文字课件(红字出示)。

师:从哪些词中你读到了美?

生: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

师:请大家读一下这些词,读出它的美,怎样读?

师范读,请学生跟读。

师:花团锦簇是什么意思?

生:花团锦簇是指花朵一团紧挨着一团,非常美丽。

师:嗯,不错,你能用这个词说一句话吗?

师:姹紫嫣红是什么意思?

生:姹紫嫣红是形容各种颜色的美丽的花朵争妍斗艳。

师:应接不暇是什么意思?

生:东西很多看不过来了。

师:你能用它说一句话吗?生造句。

师:还从那些词中感到了花多?

生:花的海洋。

师:请你读一下这一句话。生读

师:谁来评价一下他读的怎么样?

师:你能读出它的美吗?谁来读?

师:好,请这位同学读一下。其余同学把眼睛闭上,细心听,漫步在德国

街道上你想到了什么?

师生听。

生:我仿佛看到了我就在德国的街道游览,看见了家家户户窗台上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生:我仿佛听到了游人在赞叹着美丽的花。

生:我仿佛听到了小鸟在歌唱,看到了蝴蝶在花上飞舞。

生:如果有机会我一定也要去德国旅游。

师:大家的想象力真丰富,大家想不想亲眼目睹这么美的景色?

生:想。师播放课件:德国街道美丽的图片。

师:走在这样的街上你会发出什么感叹?

生:美。

师:那就让我们来美美地读一读,师领读“男同学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

男生齐读:“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师:领读“女同学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

女生齐读:“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师:领读“我们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

全班齐读:“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师: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也情不自禁地想读了。可以吗?生:可以。

(配乐、出示课件德国居家风景图画)教师声情并茂朗读第3自然段。

生:老师读得真美。

生:老师的朗读让我们陶醉在这奇丽的景色中了。

师:谢谢你们的夸奖,这篇课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他就像一首奇丽的小诗,让我们再一次诵读。

课件出示:以诗歌的形式出现学生读过的句子。

走过任何一条街,

抬头向上看,

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

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

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评:充分让学生朗读景色奇丽的句子,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感受奇丽景象,体会语言美,从而积累优美的语言。)

3、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资料推荐】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广东敏试教师

回复【密押卷】,获取5套教综密押卷

广东敏试教师(二维码).jpg

我是有底线的

复制成功

您已成功复制微信号,现在前往微信搜索该微信号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