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优公教育
发布时间:2021-10-23 修改时间:2021-10-23 473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的教学策略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以下为广东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小学语文人教版《青山不老》教案八。广东教师招聘考试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学情分析
1、学习兴趣与基础。只有少部分人喜欢语文学习,大部分学生不太喜欢语文学习。整体上学生基础不够扎实,两极分化较大。
2、课堂发言情况。课堂上绝大部分学生回答问题不够主动、积极,还有少部分从不发言。
3、朗读感悟的基础。大部分学生对课文感悟不深少数基础较好的学生朗读水平还可以,但有很多学生的朗读能力差到令人不敢相信。,朗读水平一般而且积极性不高。
4、主动学习情况。绝大部分学生主动学习意识不足,预习课文的任务不完成;课堂自主学习效率不是很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认识生字词,理解词语意;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说说青山不老的意思,领悟老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认读、理解词语的意思达到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围绕学习目标通过阅读引发思考,敢于质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激发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青山不老的真正含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对比图片,导入新课
1、播放土地沙漠化的课件,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出示青山图,提问:这幅画面又让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3、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1、观看图片、畅谈感受。
2、观看图片,畅谈感受。
3、朗读课题,激发兴趣,进入新课学习。
通过图片的对比,感受奇迹,激发学习兴趣。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读阅读提示,找出本课要解决的问题,带着问题自学课文:
(1)这位老人创造了咋样的奇迹?
(2)这一奇迹是在
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
(3)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2、检查自学情况,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1、在阅读提示的启发下轻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根据思考问题,勾画答案,批注感受。
2、交流字词,概括课文内容。
让学生自读阅读提示,明确学习要求,教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三、指导阅读,感受奇迹。
1、老人创造了咋样的奇迹?重点引导:
(1)窗外是参天的杨树。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提问:这段描写有什么作用?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15年啊,绿化了。一台电视机。
引导学生感知老人所做的事有多么了不起。
(3)杨树、柳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引导学生切实感受老人所种的树在防风沙及水土流失方面所起的作用。
2、组织讨论: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这些奇迹的?
3、组织讨论: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引导学生从老人身上所体现出的精神上去思考作者这样说的含义。
小结: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创造了这片绿洲,他的生命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位老人让我们领悟到mdash;mdash;mdash;
1、交流文中相关语句,感受老人所创造的奇迹。
2、交流语句,感受老人创造奇迹所处的环境和过程。
3、探讨青山不老的含义。
(1)跟读: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2)了解二者的字面意思。
(3)联系上下文思考作者这样说的原因。
(4)齐读:青山是不会老的!
紧扣三个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适时补充课外资料,促进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拓展训练,深入体会。
1、让学生自由度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语段。
2、拓展谈话:了解了老人的事迹,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吗?对于老人的女儿、老伴和村干部,你又想说些什么呢?
1、阅读,勾画,同桌交流。
2、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对老人说,或者对对老人的女儿、老伴,对村干部说。说出真实感受。
让学生通过勾画、诵读体会生动优美的语言,积累好词佳句,通过拓展说话深化认识。
板书设计
16,青山不老
大环境——险恶
创造奇迹
小环境——艰苦
【资料推荐】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广东敏试教师
回复【密押卷】,获取5套教综密押卷
复制成功
您已成功复制微信号,现在前往微信搜索该微信号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