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优公教育
发布时间:2021-11-09 修改时间:2021-11-09 398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的教学策略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以下为广东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初中语文人教版《奇妙的克隆》教案十。广东教师招聘考试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教学目标:
1、在单元模块中预习本课内容,训练学生阅读较长说明文的能力,体会说明文语言的文体特色。学会快速过滤筛选有效信息。
2、在阅读中体味文中科学家锲而不舍、严谨求实、追求高远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优秀品质。
3、辩证看待事物,理性分析现象。热爱科学、敬畏生命。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跨学科知识的阅读与理解是本课的一个难点,要引导学生不要拘泥于文章内容本身所传达的具体知识,而要跳升到语文的角度去理解文章的语言特色,从而体会说明文语言与其他文体的区别。
2、在文章理性客观的描述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并领悟科学精神的内涵:不畏失败,勇攀高峰,锲而不舍,严谨求实。
3、结合实际,拓展延伸。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珍爱生命,敬畏生命。
教学建议:
1、读:多读课文,走进文中的科学世界,对于感兴趣的知识或话题要积极的探索,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2、查:这篇文章是遗传学泰斗谈家桢写的一篇关于前沿科学的科普文,其中涉及许多在克隆研究中的案例和事实,大家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广泛查阅这方面的信息,扩充你的知识域面。对于本文的作者,更应该有深刻的了解。建议同学们多从课外搜集资料,为我所用。
3、写:学习语文,不能离开语言表达,除了与你的学习同伴探知讨论、各抒己见之外,一定要及时将自己的想法和思维整理成文字,这样会促进你的写作水平提高,也可使你的思想闪光得到永久保存。
方法指导:
小组合作探究: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的合作学习,主动探究、各采众长。
一、 情境导入:克隆羊多利
(激发兴趣,引发思考)
二、 步入课堂: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克隆”一词也经常被用到,只不过我们平时所说的克隆含义更加灵活、更加广泛。你能举一些生活中可以叫做克隆的例子吗?(畅所欲言,将科学术语通俗化,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学生活动:生活中的“克隆”
(二)整体感知
我们这篇文章是科学家写的一篇关于前沿科学的科普文,那就决定了文章的内容应该是准确严谨。他肯定不会像我们一样去理解“克隆”的含义。他要告诉你一个最准确的答案,什么事“克隆”?
学生找到,大声念出。
·(都是)生物靠自己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英文名“Clone”(克隆)。
文中还有很多类似的句式表达:
如:凡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也叫“克隆”。
·这种来自一个祖先的无性繁殖的后代群体也叫“无性繁殖系”,简称无性系。
·(这种)依靠父母双方提供性细胞、并经两性细胞融合产生后代的繁殖方法就叫有性繁殖。
这些生物体就是克隆个体。
·而这两个、四个、八个……个体就叫做无性繁殖系(也叫克隆)。
我们把这种说明的方法叫做 下定义
考考大家:除了下定义这种说明方法之外,你还知道哪几种说明方法?
学生抢答: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列图表、作诠释、摹状貌等等。
【资料推荐】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广东敏试教师
回复【密押卷】,获取5套教综密押卷
复制成功
您已成功复制微信号,现在前往微信搜索该微信号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