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优公教育

分享
刷新

初中语文人教版《五柳先生传》教案九

发布时间:2021-11-21 修改时间:2021-11-21 520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的教学策略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以下为广东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初中语文人教版《五柳先生传教案。广东教师招聘考试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教学目标:

1感受陶渊明先生的性格志趣与精神气质; 

2指导学生自读,学会自主学习文言文; 

3学习简洁洗炼、画龙点睛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

1重点掌握“晏如”“萧然”“汲汲”“戚戚”“期”“造”“俦”等词语 

2体会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气质 

教学难点: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和“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两句话的含义。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自读文言文,放手给学生,指导学生自读。(相信学生,让每个学生真正动起来) 

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可与《老舍自传》进行比较阅读。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由陶渊明的诗歌《饮酒》导入 

《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二、诵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一) 朗读 

1学生自由读 

力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并标出读不准的字和把握不准的节奏。 

2指名读课文 

正音:好慕嗜辄曾不吝褐箪晏如黔汲俦衔觞欤屡娄 

3教师范读 

提醒学生注意节奏及感情 

4学生齐读 

中速,读出感情。 

(二)理解 

1同桌合作,译读课文,要求结合注释,逐句翻译,并标出疑难词句。 

2检查下列词语解释: 

何许:什么地方。许,处所。详:详细地知道。 

以为:以之为,把它作为。嗜:喜爱,爱好。 

或:有时。造:往,到。 

辄:就。期:期望。 

吝情:舍不得。萧然:空寂。 

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瓢:饮水用具。 

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俦:辈,同类。 

戚戚:忧愁的样子。若人:这样的人,指黔娄。 

兹:代词,此,指五柳先生。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 

赞;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 

衔觞:口衔酒杯,指饮酒。觞,酒杯 

自终:过完自己的一生。终,终了,结束。 

曾不:竟不。曾,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 

会意:对书中的精神实质有所领会。会,领会,体会。 

以乐其志:来使自己的情志得到欢乐。乐,使……快乐。志,心意,志向。 

不求甚解:不追求过细的理解。这里指不拘泥于字面,不执著于对一字一句的解释,只求理解文章的精神实质。 

3重点句子翻译 

(1) 好读书,不求甚解。——喜欢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2)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 

(3) 造饮辄醉,期在必醉。——(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 

(4)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安然自若。 

(5)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三) 课文初步理解的基础上,试诵读课文。



【资料推荐】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广东敏试教师

回复【密押卷】,获取5套教综密押卷

广东敏试教师(二维码).jpg

我是有底线的

复制成功

您已成功复制微信号,现在前往微信搜索该微信号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