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优公教育

分享
刷新

初中语文人教版《马说》教案四

发布时间:2021-11-22 修改时间:2021-11-22 341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的教学策略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以下为广东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初中语文人教版《马说教案。广东教师招聘考试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学习目标:

1. 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能背诵全文。

2. 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正确翻译课文。

学习重点:

翻译背诵课文。

知识链接:

(伯乐相马的故事)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教学过程:

导入:

写出 “马”的成语,: 、 、 、

。名马: 、 、 。

有“马”的诗句:(1)、 , 。

(2)、 , 。

与“马”相关的故事:(1)、 ;(2)、 。

自学导引:

1、 阅读基础知识,勾划、识记重点内容。

(1)、作者及写作背景: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因其祖籍在昌黎,世称韩昌黎,卒谥“文”,世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主张。同时,他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散文尤为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著有《昌黎先生集》。

韩愈初登仕途时,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请求重用遭冷遇,甚至三次登门被守门人挡在门外。尽管如此,他仍然申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节度使董晋和张建封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作《马说》,发出“伯乐不常有”的感叹。

“唐宋八大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体简介: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通常彩以小见大的办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托物寓意”。“说”就是“谈谈”的意思,“马说”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如:《爱莲说》、《捕蛇者说》、《师说》就属这一文体。

2、一读课文,注意读音及停顿。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给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伯乐( ) 骈死( ) 槽枥( )

相马() 粟 ( )外见( ) 食马者( ) 祗辱( )

3、二读课文,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解释下列重点词语。

(1)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

(2)骈死于槽枥之间( )( )

(3)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 )

(4)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 )

(5)安求其能千里也( )( )

(6)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

(7)执策而临之 ( )( )

4、背诵课文。

合作探究:

1、交流讨论“预习导学”部分的知识点。

2 2、生生合作,理解重点字词。

(1).通假字:

食马者不知 __同__,____。不能尽其材__同__,____。

其真无马邪__同__,____。才美不外见__同__,____。

(2).一词多义

策 执策而临之 ( ) 其 其真无马邪?( )

策之不以其道 ( ) 其真不知马也( )

食 食不饱,力不足( ) 之 骈死于槽枥之间( )

一食或尽粟一石( ) 策之不以其道 ( )

食之不能尽其材( )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而 执策而临之( ) 以 策之不以其道( )

而伯乐不常有( ) 不以千里称也( )

3、再读课文,理解课文语句,翻译下列句子。

1).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4).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5).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6)、不以千里称也。 

7)、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8)、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之。

交流展示:(学生展示课文翻译,要求讲清重点词语的意思。)



【资料推荐】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广东敏试教师

回复【密押卷】,获取5套教综密押卷

广东敏试教师(二维码).jpg

我是有底线的

复制成功

您已成功复制微信号,现在前往微信搜索该微信号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