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优公教育
发布时间:2021-12-02 修改时间:2021-12-02 448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的教学策略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以下为广东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初中语文人教版《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九。广东教师招聘考试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理解文意。
2、理解文中插叙的作用,欣赏主人公铿锵有力、义正辞严的辩论。
3、理解诗的内容及主题,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叙事的典型细节和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
《苏珊·安东尼》
一、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
1、作者:
本文选自《美德书》。作者乔安娜·斯特朗、汤姆·B·莱奥纳德,美国著名作家。
2、写作背景:
本课讲述了美国女权运动第—人──苏珊·安东尼为争取妇女的平等权利而作的艰苦斗争,表现了这位伟大女性大无畏的气概和坚韧不拔的意志。苏珊·安东尼出生在马萨诸塞州。曾经教过小学。她强烈意识到妇女需要个人和经济上的独立。她致力于妇女权利的斗争,与伙伴伊丽莎白终身都为女权运动作贡献。推动美国女权运动的进程。被称为“美国女权运动第一人”。课文着重记述了苏珊·安东尼争取在选举权上实现男女平等的斗争,其中又着重写了“投票斗争”和“法庭斗争”两个重要场面。
二、课前热身:
1、需要掌握的生字生词:
miè shàn liàn fēn qí shù fù dié cì yǔ
轻蔑 讪笑 锁 链 气氛 歧视 束 缚 喋喋不休 赐 予
pēi rě xiè bīn bǐ yì chù dài
下流胚 惹恼 不懈努力 彬彬有礼 鄙视 奴役 触动 逮捕
2、掌握下面的多音多义字:
的——(dì)目的、(de)卖花的
削——(xiāo)削皮、(xuē)剥削
数——(shù)数学、(shǔ)数星星、(shuò)数见不鲜
3、辨析下面的形似字
刷—(shuā)刷子 涮—(shuàn)涮肉
腹—(fù)腹部 愎—(bì)刚愎自用
4、补充的解词:
不实之词:虚假而没有任何根据的话。
顽固不化:思想保守,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
理所当然:按道理就应该这样,是应得的结果。
三、理解课文内容:
1、这篇文章的结构是怎样的?
明确:顺叙——插叙——顺叙 (先介绍了苏珊·安东尼在1872年美国总统选举上的情况,接着插叙了苏珊·安东尼一直以来为此所作的努力,最后记叙了她为选举而遭逮捕,后在法庭上的辩护。)
2、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哪件事?
明确:主要写了苏珊·安东尼争取妇女选举权的事。
3、对这件事,作者又重点写了哪几个场面?
明确:①1872年带领14名妇女参加美国总统选举;②被捕后在法庭上的辩护。
4、从中可以看出苏珊·安东尼是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勇于斗争,充满智慧,不畏强权,为了妇女的权利而不懈奋斗。
5、文中有一部分插叙,讲述了苏珊·安东尼长期以来为争取妇女权利而进行斗争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文章中的插叙,一方面显示了苏珊·安东尼所从事的斗争是艰苦、长期的,另一方面通过对长期的艰苦斗争的记叙,充分展现了苏珊·安东尼坚定的信念、大无畏的气概和坚韧不拔的意志。重点事件是点,插叙介绍是面,点面结合就使人物形象不仅鲜明生动,而且丰满充实。
四、小结:
1、主题:
本文忠实地记叙了美国女权运动的第一人──苏珊·安东尼为了争取妇女的平等权利而所作的艰苦斗争,表现了这位伟大的女性大无畏的气概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没有努力与付出就不会有成功的可能。同时也再现了争取妇女的平等权利运动的坎坷与曲折,再次证明了一个真理:一切正确的东西是不会被埋没的,历史是永远公正的。
2、写作特色:
①恰当的叙议结合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②语言富有表现力。
《大堰河——我的保姆》
一、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1、作者:艾青, 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原名蒋海澄,1910年生于浙江省金牛县畈田蒋村。艾青的主要作品有《欢呼集》、《宝石的红星》、《黑 鳗》、《海岬上》等。他的诗运用散文化的语言,抒发思想感情,刻画艺术形象,语言朴素清新,韵律和谐,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2、写作背景:
艾青出生时难产,一位算命先生说他的命是“克父克母”的,因此被送到一位贫农家里抚养。5岁被领回家中开始读书,但依然受到冷遇,不准称自己的父母为爸爸妈妈,只准叫叔叔婶婶,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是在“冷漠和被歧视的空气里长大”的。
艾青的保姆没有名字,因她娘家在浙江省金华县大叶荷村,所以大家都叫她大叶荷,浙江方言“大叶荷”和“大堰河”完全一样。作者在诗里写道: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她的名字就是生她村庄的名字,她是童养媳。”
二、课前热身:
1、需要掌握的生字生词:
fēi chì líng wǔ qī bō niǔ ní xī
瓦菲 叱骂 凌 侮 凄苦 火钵 忸 怩 悉索
jīng jí huī huáng lún shī diǎn yā
荆 棘 辉 煌 天伦 虱子 典 押
2、词语解释:
荆棘:泛指山野丛生的带刺的小灌木。
忸怩: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
叱骂:责骂。
三、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作者的思路:
明确:这首诗以追忆往事为线索展开思路:雪景——大堰河被雪压着的坟墓——大堰河一生的遭遇——大堰河死后一家人的命运——赞美诗呈给大堰河及所有劳动人民。
2、全诗共13节,根据诗人感情的变化,大体可以分为哪四个部分?每部分的意思是什么?
明确:第一部分(1—3节):交代大堰河的悲苦身世及其与“我”的关系,表现诗人对乳母的深切怀念与痛悼。——怀念与痛悼。
第二部分(第4—8节),回忆大堰河辛劳而又悲苦的一生,集中刻画大堰河勤劳、善良的品德,抒发眷恋与感激之情。——眷恋与感激。
第三部分(9—11节):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家人的悲惨遭遇,诅咒和控诉了黑暗的社会。——同情与控诉。
第四部分(第12—13节),诗人呈给大堰河的挽歌和赞美诗。——讴歌与赞美。
四、赏析诗歌:
(一)学习第一部分:
1、诗句“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她是童养媳”说明了什么?
明确:作者舍弃了大堰河许多的遭遇,而写她的名字,这个看似平淡无奇的生活细节,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压迫下贫苦妇女的尊严和价值这种触目惊心的事实。
2、第一节最后一句重复说:大堰河,是我的保姆,有什么作用?
明确: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贫苦保姆的真挚感情。
3、作者为什么要交代“我是地主的儿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
明确:诗人虽然出身地主家庭,实际上遭到了父母的变相遗弃。出身贫贱的大堰河,却给予了这位弃儿以深厚的母爱。
(二)学习第二部分(第4—8节):
1、诗人是怎样来写“我”在大堰河家里的情景的?
明确:诗人深情地回忆起大堰河厚大的手掌。这里诗人用鲜明的画面,用大堰河一天的劳动,通过具体的动作表现出“我”的保姆的辛苦和劳累。
2、我回到家的感受是怎样的呢?(从诗中找出)
明确:“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呆望着“母亲怀里的不熟识的妹妹”,“我”“忸怩不安”,这些都表明“我”与这个家的格格不入,也暗含着“我”对乳母的怀念。
3、为什么反复强调父母是“生我的父母”,我是“新客”?
明确:表明作者对亲生父母的不满,对乳母的眷恋、热爱和赞美。
4、第8节是如何写大堰河深爱“她的乳儿”的?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①在年节里把最好的食品“冬米的糖”留给自己的乳儿;②还深情地“把他画的大红大绿的关云长贴在灶边的墙上”;③而且做着不能对人说的美好的梦。这些都表现了大堰河的淳朴善良。
【资料推荐】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广东敏试教师
回复【密押卷】,获取5套教综密押卷
复制成功
您已成功复制微信号,现在前往微信搜索该微信号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