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优公教育

分享
刷新

初中语文《古诗三首》教案二

发布时间:2022-03-05 修改时间:2022-03-05 317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的教学策略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以下为广东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初中语文《古诗三首教案二。广东教师招聘考试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古诗,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2.有感情、有韵律的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后查字典、辞典,了解诗句意思,并能背诵。


二、教学过程


1、导入:今天我们学另一类体裁,乐府诗《卖炭翁》(板书课题)。


2、补充介绍:古代主管音乐的官署称为“乐府”,后来人们将乐府采集或创作的诗篇称为“乐府诗”。


3、简介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唐著名诗人,自号香山居士,唐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因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后改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应该为了反映时代而写,诗歌应该为了反映现实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白居易留给后人的诗近三千首,著作有《白氏长庆集》。《卖炭翁》就旋子其中。


4.听老师读古诗,要求学生边看课文边认真听。


5.串讲古诗(讨论式)


指名读诗的前一段(读时要求读准字音)


问:开头一句交代卖炭翁伐薪烧炭的地点在哪里?为什么要这样交代?


明确:地点是在长安附近的终南山上。也为下文埋下伏笔,说明路远,下雪天的山路必然难行。


问“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从什么角度刻画卖炭翁?


明确:外貌。着重从颜色加以点染,“满面尘灰”指脸上的颜色,“苍苍”(灰白色)指头发耳边鬓角的颜色。“烟火色”、“十指黑”说明烧炭艰辛。


为什么这样写?


(这样写形象逼真地刻画了老人悲苦的形象,表现老人烧炭的艰辛,说明炭的来之不易。)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先自问,后自答,说明老人艰辛烧炭,为的只是维持活下去的最低水准——“身上衣裳口中食”,即温饱而已。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怨天寒。”这句从什么角度刻画卖炭翁?心理。可自己身上却“衣正单”,“衣单”总该盼天气暖和吧,可老人却“愿天寒”,希望天更冷些。因为老人知道:天暖,炭就*了:天寒,炭价就会更高一些。为了炭价高一点,他宁愿自己受冻。


这种矛盾反常的心理活动,深刻地揭示了卖炭老人的悲惨处境。


6、教师小结归纳:(主题思想,先让学生根据板书说一说)


这首诗运用了对比手法,写卖炭翁老人的贫穷艰辛。


7、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8、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资料推荐】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广东敏试教师

回复【密押卷】,获取5套教综密押卷

广东敏试教师(二维码).jpg

我是有底线的

复制成功

您已成功复制微信号,现在前往微信搜索该微信号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