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优公教育
发布时间:2022-03-11 修改时间:2022-03-11 374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的教学策略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以下为广东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初中语文《故乡》教案一。广东教师招聘考试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小说的内容,分析了人物形象。但是,作品中还有一些语句需要认真分析、思考,才能深入把握小说的主题。
二、疑难语句的分析
1.“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这一句中,为什么用“横着”?用了“荒村,为什么还要用“萧索”?把“活气”改为“生气”行不行?
“横着”是不整齐、不规则地放着的意思,有一种“被遗弃”的动感;“萧索”是形容词,突出了悲凉的气氛,“荒”字描绘出村落的凋蔽和沉寂,这里都是写“我”看到家乡的感觉。一动一静,动静结合,写得具体而形象。这样的荒村,自然没有活泼的生活气息,有的只是死气沉沉。“生气”指旺盛的生命力,用在这里不确切。
2“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正在说明这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景物的描写怎么能成为“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
这里,我们不能把它当作一般的判断句来理解,而是要联系上文。这个描写是要突出一种气氛、一种心情。“我”要永离故乡,永离老屋了,心情的凄楚可想而知,况且“我”是那样的怀念故乡。这种心情与上文“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本没有什么好心绪”正是协调一致的。
3.“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作者特意写“我在走我的路,”有什么用意吗?
有。这句话有双重含义。一层是实写走在离乡的异地谋生的路上。第二层,与下文联系起来思考,这里的“路”正是指“我想”的内容,也就是“希望”。因此,这句话在结构上统领下面的三段文字,在内容上提示下文。
4.“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对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这段话强调了实践的意义。空有希望不去实践,这种希望是无所谓有的;有了希望,注重实践,这种希望是无所谓无的。路是由人走出来的,希望是要经过努力才能实现,这个比喻,表达了“我”追求新生活的坚定信念。
四、小结
1.疑难语句的理解要紧紧联系全文的内容、人物的形象和性格以及作者的态度,不能凭空臆断。目的是进一步深入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题,认识事物的本质意义。
2.辨析段的类型要以不同表达方式的特点及作用为依据,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解说。
布置作业
小说中的议论文字只起辅助作用。它或者揭示所描写的人物,所叙述的事件内涵的意义,或直接表明作者对该人物、该事件的看法与态度,画龙点睛,一语道破,给读者指明理解作品主题的思路。小说中的议论只是用浓缩的语言表示自己的看法,表明自己的态度,不需要议论文所具有的论证过程。
探究活动
你的故乡在哪里?20年前的故乡和20年后今天的故乡相比,发生了哪些重大的变化?不妨深入下去,切身体会,采写你故乡的过来人,从一些人、事的细微变化中思考人生、社会,并形诸文字,写成短篇小说。
【资料推荐】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广东敏试教师
回复【密押卷】,获取5套教综密押卷
复制成功
您已成功复制微信号,现在前往微信搜索该微信号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