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优公教育

分享
刷新

高中音乐教案《非洲歌舞音乐》

发布时间:2020-12-01 修改时间:2020-12-01 922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的教学策略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以下为广东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高中音乐教案《非洲歌舞音乐》广东教师资格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初步了解非洲音乐的概况;

2.了解非洲歌舞音乐的特征,懂得非洲音乐的社会功能,了解非洲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欣赏非洲舞蹈和音乐,让学生体验和感受非洲“鼓”和“舞”的艺术魅力。了解非洲歌舞特点;

2.让学生参与模仿非洲鼓乐的节奏,了解非洲音乐中最重要的是节奏,鼓是非洲音乐节奏的基础,是非洲音乐之魂。在欣赏的基础上模仿敲击鼓的节奏,并进一步了解和体验非洲鼓的多声部复节奏的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非洲的音乐文化,了解非洲音乐对世界音乐的影响力;

2.使学生了解世界音乐文化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多元音乐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

体会非洲舞蹈和音乐的特点、体验音乐节奏。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走进非洲

导入语:在今天这节课开始之前,首先请大家来欣赏一个动画片段(播放《狮子王》电影片段)

师:这段画面来自哪部电影?有没有同学知道?(生答)刚才同学们欣赏到的电影片段来自于动画片《狮子王》。《狮子王》讲述了一个发生在非洲大草原上的故事,刚才那段电影配乐,也极具非洲音乐特点。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非洲,了解非洲音乐。

【设计意图】通过极具非洲音乐特点的电影音乐和动画视频导入,引起同学的学习兴趣。

2.认识非洲

师:我们平时所讲的非洲呢,一般是指整个非洲大陆,在非洲北部,有世界上最大的沙漠(生答:撒哈拉大沙漠)。撒哈拉以北的非洲,我们称之为“北非”,而撒哈拉以南的南非,又称为“黑非洲”。由于北非与西亚相邻,无论从历史、民族、语言、宗教,还是从文化上讲,北非与西亚的联系都要比与黑非洲更为密切,因此,我们今天所讲的非洲音乐,其实是指撒哈拉以南地区的黑人音乐。

【设计意图】明确本堂课非洲音乐的概念。

3.舞之语

(1)介绍非洲舞蹈的功能

师:舞蹈是非洲人民最古老、最普遍、最主要的艺术表现形式,是非洲人民生活的一部分。非洲舞主要发源于原始部落的非洲劳动人民,是大家在劳动和休息时跳的舞蹈,是模仿劳动耕作的动作编排出来的。非洲人生活在广袤的非洲草原,干旱、酷热,因此非洲人民的劳动非常艰苦,而舞蹈和音乐就是非洲人民为了缓解劳动的艰苦而用来调节身心的。在非洲,不论是欢度佳节,或是婚礼,甚至是葬礼,他们都要通宵达旦地跳舞。

【设计意图】非洲的舞蹈最初起源于最原始的劳动生活,非洲人的舞蹈与生活劳动是分不开的,了解非洲舞蹈的特点,首先应该明确舞蹈的功能。

(2)欣赏舞蹈视频,总结非洲舞蹈的特点

接下来,我邀请同学们欣赏一段舞蹈,并且一边看一边思考:(PPT)画面中舞者的表情、服饰、舞蹈动作以及舞蹈伴奏都有哪些特点。(播放视频)

欣赏完舞蹈视频,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刚才那段舞蹈中,舞者的表情怎么样?表现了什么场景?属于哪种功能性的舞蹈?(严肃、祭祀、礼仪性)服饰有什么特点?(衣着很少、上身赤裸、下身穿草裙、头上还有动物羽毛作为装饰……)着装一般是粗布裙子,也有兽皮裙和草裙,身上配羽毛和骨头、贝壳等雕饰。身上的服饰起了什么作用?(便于隐藏、驱赶野兽)舞蹈动作有什么特点?(动作夸张、气势壮观、动作整齐划一)舞蹈伴奏有什么特点?(用鼓打击出强烈的节奏作为舞蹈伴奏)

师:现在,让我们再次欣赏这段舞蹈,加深印象。(播放视频)

师:再次欣赏完这段非洲舞蹈,同学们能不能总结出非洲舞蹈的一些特点?

首先是舞蹈动作的特点。(师引导,生答:动作幅度大,四肢或是扭动、或是拍打身体,甚至可以说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在抖动。他们的动作粗犷有力,感情炽烈,善于以夸张的形体动作抒发自己的感情。整个舞蹈气势壮观、动作整齐。)

再者,舞蹈伴奏上的特点。(师引导,生答:在这段舞蹈中,有没有什么乐器?鼓。鼓敲击出来的是什么?节奏。起了什么作用?伴奏的作用。强烈的节奏感是非洲黑人舞蹈音乐的突出特征之一。)

其他元素:在这段舞蹈中,除了有整齐的动作,强烈的节奏,你们还听到了什么?(呐喊声)在非洲舞蹈中,常常加入呼应声和呐喊声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增加气氛。

【设计意图】通过熟悉的演员的电影片段介绍舞蹈特点,能引起同学们的兴趣,使同学们去认真欣赏。再加上有效设问,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归纳总结非洲舞蹈的特点。

(四)鼓之语

(1)介绍鼓的社会功能

师:在刚才的舞蹈片段中,都用到同一种伴奏乐器:鼓。在非洲,鼓是一种普遍流行的乐器,被称为非洲传统音乐之魂。可以说,在非洲,鼓中有舞,舞中有鼓,他们是密不可分的。非洲鼓无论是制鼓的材料,形状和演奏技巧,都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在这里,我只给大家展示了其中很少的一部。(PPT展示图片)

在非洲,鼓的用途也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可用于音乐之外,有时还是民族、部落或宗教的象征,或者用来传递各种信息,也就是所谓的“会说话的鼓”。当需要传递某个信息时,鼓手用不同的力度,敲击鼓面的不同部分,发出各种不同的音响,加上急缓有别的节奏,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鼓点,作为一种信号语言,来传递各种信息(自制道具示范)。因为地理原因,在非洲草原,人声达不到传递信息的效果,而鼓声的穿透力很强,在清晨、傍晚比较安静的时候,鼓声可以传到15公里以外。所以,他们都是用鼓来传递信息的。当然,鼓声还可以通知大家集会啊,抵御外敌等等的信息。(可以请同学尝试)

(2)欣赏布隆迪圣鼓演奏的《鼓舞》

师: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段鼓乐《鼓舞》,是布隆迪的圣鼓演奏的。

首先来听听看引子部分,一边听一边思考,(PPT)这段音乐中出现了哪些声音?速度是快、慢,还是中速?而节奏上又有什么特点?(师引导,生答:我们可以听到一个声音在呼喊,接着就有一群人似乎在回应他,并且没有固定的节奏,不像我们平时听到的一些流行音乐中的说唱,一般都是有节奏地说唱)这部分音乐是用人声来演绎的,是一个高声长音的呼唤和齐声的应答。这是非洲音乐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特点:(PPT)自由的说话节奏并夹杂着纳喊声。

接下来这一部分音乐,请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思考这些问题:(PPT)这段音乐中又出现了哪些声音?速度是快、慢,还是中速?节奏上又有什么特点?(师引导:这是一段很强烈的鼓声,后部分夹杂着一点人声。速度稍快并有变化,节奏感很强。)

接下来是第三部分,同样一边听一边思考。(师引导:又是以鼓声为主,并夹杂着呐喊声,力度上有什么变化?比前面的部分都强了许多,表现了什么氛围?所有鼓都加进来一起演奏了,说明加冕仪式进入了最高潮,场面壮观。)

再一次聆听全曲,回顾非洲音乐的特点。(PPT)歌唱形式:音高、旋律、节奏。

(四)介绍非洲其他乐器(PPT)

(五)非洲音乐对世界音乐的影响

非洲音乐作为非洲黑人的原创音乐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因此也在历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影响了其他各地的音乐。

17-18世纪,大量的非洲黑人被迫移民至美洲为奴,他们带来了他们的音乐及其他的文化元素,并与大量不同的欧洲音乐文化接触,形成了一种音乐文化,对西方及其他地区各种音乐造成深远的影响。如爵士乐,HIP-POP,蓝调音乐,包括街舞,都受到了非洲音乐文化的影响。接下来一起来欣赏。

【设计意图】揭示非洲音乐对世界音乐的重大贡献及艺术魅力之所在,引导学生用开放的心态,正确审视非洲音乐文化,使所学内容进一步提升。

(六)小结:

今天这堂课,我们欣赏了非洲的舞蹈和音乐片段,总结了非洲舞蹈和音乐的部分特点,了解了一些非洲乐器。在非洲,有着难以计数的族群和部落,音乐文化既千差万别又相互联系。今天我们只是了解了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希望同学们能够主动去了解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从而拓宽自己的视野。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下课!


【资料推荐】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广东敏试教师

回复【密押卷】,获取5套教综密押卷

广东敏试教师(二维码).jpg

我是有底线的

复制成功

您已成功复制微信号,现在前往微信搜索该微信号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