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优公教育

分享
刷新

小学语文教案《爷爷和小树》

发布时间:2020-07-27 修改时间:2020-07-27 241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的教学策略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以下为广东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小学语文教案《爷爷和小树》。广东教师招聘考试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教材分析】

课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事:家门口有一棵小树。冬天,爷爷为小树御寒;夏天,小树为爷爷遮阳。人与树之间的关系多么亲密、和谐。课文是以孩子的口吻写的,非常适宜孩子朗读。学生在朗读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受到爷爷爱护小树行为的感染,从小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学情分析】

小学低年级以识字教学为重点,但识字不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全部。本设计遵循儿童学习记忆的规律,不把学汉字与学语言割裂开来,以听读为主线,注重开发无意记忆在识字上的潜力,让学生在听读实践中反复多次和汉字见面,最终化生为熟。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字,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认识笔画“竖弯”

和“立刀旁、两点水、四点底、人字头”4个偏旁。

2.了解把句子放在课文中理解意思的方法并划出自己喜欢的词语。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要爱护它。


【教学媒体设计】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谈话激趣。

1.出示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图上有什么?

设计意图:用图上有……这句话来引导学生说出一句完整的话,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生:图上有一位老爷爷,还有一棵小树,老师引导把两者联系在一起:图上有一位老爷爷和一棵小树。

3.教师设问,激发学生读书的愿望。课题写了“爷爷”,写了“小树”,中间用“和”连起来,其中一个是人,一个是树,人和树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板书课题:爷爷和小树并让学生齐读三遍,读得干脆利落。

(二)初读课文,老师范读,学生手指跟着轻声读,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1.请学生打开书,老师范读,学生指读,做到看拼音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读不好的句子可多读两遍。

设计意图: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减少学生学习课文和认读生字的难度,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2.学习课文内容,让学生在课文中学习生字。

(1)认识自然段并讲解自然段的特征:大屏幕显示,跟学生讲解怎样划分自然段:前面空两格就是一个自然段,大屏幕演示的同时让学生在自己的课本上标出自然段序号。

(2)逐段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三)指导理解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提出问题:读完后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

师:认识“棵”字,“棵”可以利用偏旁帮助学生理解识记,用“加一加”的方法整体识记,训练量词的使用,如:一棵小树,一张桌子,一头牛。一只山羊。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两句在屏幕上出示第一句话:冬天到了,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袋。

(1)指名读。

(2)引导理解。

①读完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这句话写了谁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装?(爷爷)写了爷爷做什么?(给小树穿上衣装)谁能说说这句话的意思?(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袋)

②认识生字“到”,认识“利刀旁”:多音字“和”的学习,和”是多音字,有暖和(huo)、he两个读音,结合本课的两个语境(爷爷和小树、暖和)初步认识多音字。“冷”用两点水表示冰的意思,认识

③出示图片,问句子中的“衣装”是什么?(稻草)

④看图再问稻草是“穿”上去的吗?课文里为什么这么说呢?教师要启发学生用刚学过的方法认真读句子,想想句中把小树当作什么,所以才这么说。(把小树当做孩子,怕孩子冻着,所以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

设计意图:通过读课文和观察图片让学生体会爷爷爱护小树的心情,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我也要保护小树。

小树有了稻草衣裳怎样?(这里可以让学生说一下在天气冷的情况

下穿上棉衣的感觉)在黑板上出示第二个句子:小树不冷了。指名读,要强调“不冷了”。

(3)齐读这段课文,体会爷爷的爱树之情。

(一)过渡谈话

我们刚学过第一自然段,知道天冷了,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装,保护了小树。那么,小树又为爷爷做了什么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理解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注意全段有几句话(两句)

2.理解第一个句子。

①指名读。说说这句话什么意思?(小树给爷爷撑开绿伞)撑是什么意思?(教师可用动作演示)。

②句子中的“绿伞”是什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读句子想,因为绿伞是小树撑开的,所以它应该是长在树上的密密层层的枝叶,即树冠。在这基础上让学生看插图加深印象三

③学习“伞、热”字,分析伞的样子,学生说说自己打的伞,认识偏旁“人字头”通过与实物联系来记住生字:“热”字学习偏旁四点底,老师讲解四点底与火有关,有火烤着,让学生识记热字。

④体会小树知恩图报,撑开小伞让爷爷乘凉。

⑤体会爷爷在树下乘凉的心情(高兴、开心)再次读课文第三段。【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通过反复练读感悟课文蕴涵的情感。】

(2)理解第二个句子。

小树给爷爷撑开了绿伞,爷爷怎么样?指名读,强调不热了。

(三)读全文,从整体上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熟读课文。

1.指名读

2.引导加深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再看课题想一想:人和树有什么联系,读完课文你知道了吗?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作简单小结:人和树是有密切联系的,爷爷保护了小树,小树就能茁壮成长,为人们做许多的事情,如:可以乘凉,可以美化环境,可以净化空气等等。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像爷爷那样保护小树,那多好啊!

(四)继续学习四个生字的形,指导在田字格中书写。

1.“不”注意第三笔在竖中线上。

2.“开”第二笔横在横中线上,第三笔是竖撤。

3.“四”第四笔是竖弯。

4.“五”第二笔是竖偏左写,

(低年级学生写字要注意写字姿势的纠正,而且要让学生分清楚字的关键笔画的占格位置以帮助学生写出工整的字。

(五)作品进行展示、交流及评价。

1、教师将部分同学写字作品用大屏幕展示:

2、师生交流评价。


【教学反思】

《爷爷和小树》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的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课以蕴含着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教育因素,以儿童的口吻叙述,侧重了对人和树之间的亲密关系。故事情节简单易懂。

因此,在学生认识了本课的生字,熟读课文以后。通过观察课文中的插图,学生表演、朗读、对话等途径进行学习,感悟课文内含,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老爷爷爱护小树的行为感染,从而养成从小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三十六个可爱的孩子在课堂上充分展现了他们的天真、活跃。拼音教学时尤为突出,进入课文教学后,有一段时间课堂上显得较为沉默,但当我教过《爷爷和小树》这篇课文后,我发觉只要遵循孩子们心理发展的规律并进行适当引导,孩子们一样热情洋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教师语句充满童趣,将他们带入童话世界教《爷爷和小树》时我没有直接进入课文的学习,而是与学生进行启发性的谈话:“你看图片上有什么?你能用一句话来说说吗?”

学生踊跃发言,答案精彩纷呈,童趣十足。像“同学们这时候爷爷感觉怎么样啊?”、同学们抱着身体说:“暖和、不冷了”等等,课堂气氛一下子活了起来。

2、联系生活,学生感同身受,理解课文内容启发学生了解爷爷为小树穿衣裳,小树为爷爷撑开小伞这件事后,学生自然想到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讨论后知道给小树穿衣装有各种不同的方法,如:捆草绳等,还知道为什么小树不冷了,体会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互相关心的情谊。

3、反复朗读,情感熏陶,在读中进一步体会和感悟学生理解后反复读,通过指名读、老师范读、齐读等方式读出

爷爷和小树互相得到帮助后的快乐,从而想到同学之间也要互相帮助。

4、多种识字方法的灵活运用

在教课文的同时我注重随文识字,同时穿插着“加一加、形旁表义、联系实际生活”等方法让学生自主识字,增加了学生学习生字的乐趣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低年级语文教学必须掌握孩子们的年龄和心理发展规律,创造性地挖据教材以外的知识,根据不同内容采取不同的和适合孩子们的教学方法,相信课堂教学一定会充满乐趣。


【资料推荐】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广东敏试教师

回复【密押卷】,获取5套教综密押卷

广东敏试教师(二维码).jpg

我是有底线的

复制成功

您已成功复制微信号,现在前往微信搜索该微信号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