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优公教育
发布时间:2021-02-27 修改时间:2021-02-27 475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的教学策略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以下为广东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小学语文教案《月球之谜》。广东教师资格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悬、遐、奥”等8个生字,会写“幕、临、悬”等14个字,正确读写。
2、朗读课文,创设情境,通过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初步认识月球及其未解之谜。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谜?
教学难点:
利用资料交流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与奥秘,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课前准备:
1、乐曲《春江花月夜》
2、《月球之谜》的课件。
3、学生收集月亮的有关资料
4、收集古诗词中描写月亮的名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导入课题
师: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有无数美丽的星球,每一个星球都是一个未知的神秘的世界,今天就让我们走近离我们最近的美丽星球——月球,去探索探索它的奥秘吧!
(板书课题:月球之谜)
2、(出示能反映月色皎洁、环境清幽的图片)
师:每当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会引起你什么样的遐想呢?你说(指名说)你真了不起能联想到写月亮的诗句,你说(指名说)你想到了杨力伟叔叔登月的情景,掌声送给他。你说(指名说)哦,你联想到“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看来咱们班的孩子知识面真广。嫦娥奔月、吴刚伐桂都是民间传说。人们多想登上月球,去解开心中的疑问。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发现了更多的月球之谜。(齐读课题)
师:下面就请小朋友自己自由的去读读课文《月球之谜》,注意在读的时候画出生字新词,练习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读正确、读流利。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提出自读要求
画出生字新词,练习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读正确、读流利。想想课文中列举的月球上有哪些难解之谜。
2、检查生字词,初读课文。
悬挂 遐想 奥秘 努力 土壤
细菌 水藻 一项 估计 皎洁
师:好了吗?都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刚才咱们班的孩子读书的习惯非常好。谁愿意成为我们的小老师带着大家读读生字组成的新词。
好,你来。(指名当老师带读)。你读得真棒,不仅读得对,声音又响。
还有谁想读?(指名读)你来读。
那组愿意开火车来读?(开火车读)第3组开火车读。
读着读着,你们有不理解的词?你说。(指名提不理解的词)水藻不理解?谁能帮他?哦,你知道的真多。同学们看,这些都是水藻类植(师出示水藻图片做简单介绍)。
大家一起来读读这些词语。(齐读词语)
3、检查课文朗读
师:各组选派代表或组员接读的方式,向大家展示朗读的正确、熟练程度,其他小组注意对生字词的正音。
第1小组代表来读。要注意读准遐想的“遐”字。
请第2小组代表读2小节,
第3小组的代表读3、4小节。
请第4小组的代表读5、6、7小节。
看来你们都已经把课文读通读顺了。真不错。
4、做游戏
师:下面,我们来玩一个快速搜索的游戏,谁能用最快地的速度把课文中带有“遐想”(出示词语)这个词的句子找出来。你说---[大家的眼睛真犀利,一下子就找到了]
师:我们班上,哪位小朋友最勇敢,请你把手举起来,请你把你找到的句子大声地读给大家听。你来读---[读得很流利,声音真大声,不愧是我们班上最勇敢的孩子]
师:(课件出示第一句)找到的同学咱们一起来读。
5、换词,展开遐想,
师: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xuán)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
这里的“遐想”可以换成什么词来说呢?--你说---想象 你说---幻想 你说--猜想---大家的词汇量真不少。
师:面对这一轮明月,你想到了什么?
(如果生:神话)师:是啊,自古以来,月亮就有许多美丽的传说。
(如果生:问题 )师:(书本上的)
(非书本上的)师:你是个爱提的问题的孩子,真棒!
(如果生:古诗)师:月亮这么神秘、这么美,许多文人墨客和伟大的诗人都情不自禁地写下古诗来赞美月亮,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月亮的古诗句?你说-你说--我仿佛看见了一位小小诗人。
师:你还有什么不一样的想法呢?你说
师:过渡:面对这轮明月,我们有多少美好的遐想呀!让我们带着这些遐想登陆月球吧!
三、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感受月亮的荒凉)
1、看录像
师:大家请看大屏幕,边看边想月球是怎样的一个世界?你说—月球是个寂寞的星球---你说,月球是个荒凉的星球(板:荒凉)[训练学生把话说完整]
2、师:课文哪些句子描写了月球是一片荒漠呢?谁来读一读---你来读---(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
3、师:是啊,月球之所以荒无人烟,都是因为月球上只有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资源和生命。谁能把这两句话用“因为……所以”连成一句话说一说
(课件出示:因为月球上___________,所以说月球__________。)
你说---你说---你说 ----对,因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_,所以说月球是一片荒漠_。
4、这些宇航员们不仅拍了照片,还做了些什么?自学课文后面部分,看看他们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月球之谜?
5、交流汇报
(1)月球上的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
(2)为什么不同植物种进月球尘土里生长得不一样?
(3)月球的年龄比地球大吗?
6、出示句子:这一连串实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指名读句子,说说“费解”的意思。)
7、月球就这几个现象令人费解吗?带上你的资料,约上你的好朋友,一起去猜测、探索一下,看看你们还发现了什么新的不解之谜,比比哪一组收获最大。(学生学宇航员在月球上行走的样子,找好朋友合作学习、交流。)
8、同学们通过激烈的讨论、认真的探索对美丽的月球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疑问,这些疑问对于我们来说是种种不解之谜,希望同学们在不久的将来努力探索揭开这团团迷雾。
9、同学们,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不适合我们久留,所以我们只能依依不舍与它告别。(再见了,美丽的月球!再见了,奇妙的月球!)
10、(老师扮演记者角色)欢迎你们的归来,我是“天文报”的记者,今天很荣幸有机会进行独家采访。谁愿意第一个接受我的采访,说说这次月球之旅的收获。
老师扮演记者采访学生,提问:(1)在登上月球时,你看到了什么?(2) 月球与我们地球相比有什么不同?(3)这些谜底能揭开吗?
四、总结升华,激发探索宇宙的兴趣。
感谢你们接受我的采访,这次太空之旅,收获真不小,相信你们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希望你们能够去查阅更多的资料,让大家对月球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下节课举行一次新闻发布会,接受更多记者的采访,好吗?
板书设计:
月球之谜 探索
未解之谜
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书信吧,书信在人类的交流与沟通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相信写信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三年级语文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2个生字,理解关键性词语的意思,如“信息、信息高速路、便捷、网上购物、拍卖、五州四海、电子邮件、羡慕”等。
2、能正确朗读课文。能读懂本课的内容,了解叙述的顺序。
3、了解电脑网络的意义和用途及有关知识,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思想教育:了解电脑网络的意义和用途及有关知识,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网络的用处。
教学难点:增长学生的见识,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关心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计算机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学生谈自己的想法感受。小结,过渡
二、检查预习,顺情引导
1、检查学生认识生字情况,(课件1,出示词语)比较难理解的通过各种方式理解:
1)联系上下文理解
2)通过肢体语言理解
3)在实际生活中理解
2、检查学生初读课文情况,整体感受课文内容
3、评价(学生自己评价,学生之间评价,老师评价)
4、小结,过渡
三、协作学习,解决疑难
1、再读课文,老师出示自读要求(课件出示2,a 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b 边读边想,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c 请教周围伙伴解决问题,还是解决不了的旁边打上问号,一会儿告诉老师。)
2、学生提出问题(简单的老师随即解决)
3、师生共同归纳问题
老师随即打出问题。
学生可能会说:为什么电脑网络这个新鲜玩意儿到底是什么呢?网络到底神奇在哪儿?(出示课件3)
4、分小组讨论以上问题
(以一小组为例,重点说明。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指导朗读,充分利用身边的多媒体辅助工具,例如投影仪,可出示课文内容,用各种方式读:例如指名读,评价,赛读;师范读)
5、其他小组也可按照这个小组的汇报方法交流,也可有自己的想法
四、总结全文,拓展练习
1、这篇课文给你了一个什么样的感受?
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电脑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什么影响?
3、老师出示,给学生提供一些比较好的网站,学生也可以自主查阅更多网站,亲身感受带来的神奇。
4、把自己的知道的网络用处写下来,如果有时间可以进行交流。
【资料推荐】
复制成功
您已成功复制微信号,现在前往微信搜索该微信号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