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优公教育

分享
刷新

初中语文人教版《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一

发布时间:2021-11-09 修改时间:2021-11-09 450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的教学策略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以下为广东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初中语文人教版《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广东教师招聘考试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说明的内容,理清说明的顺序。

2、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科普文章的准确、生动的语言。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平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恐龙无处不在》

激趣导入

(放映《侏罗纪公园》片段)

整体感知

学生阅读,检查预习。

讨论:课文标题是《恐龙无处不在》,那么它的说明对象是否就是恐龙呢?

明确:作者谈恐龙的灭绝,谈到恐龙化石无处不在,是为了证明另一项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

研读探究

请同学快速阅读一遍课文。(小组讨论)

1、 这篇短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 按什么顺序说明的?作者如何得出结论的?

3、 课文的说明内容涉及到哪两个学科?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4、 阿西莫夫素以驾驭语言和概念的能力强著称。你能找出语言表达平实而又生动的句子吗?

5、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补充说明文字有什么作用?

“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用人们常见的青蛙和蟾蜍来举例,体现了科普作品语言浅显易懂的特点。

“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通过看地图证明南美与非洲的相离,更使人信服,补充说明了大陆漂移学说的一个最显而易见的证据。

6、课文中多处使用了设问句。这样既将中心内容一步步推出,又使读者感到非常亲切,

如面对面交流。

“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引出恐龙如何到另一个大陆的问题。

“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拓展延伸

说说学了之后的启示。

明确: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结合具体的实例说说对“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的理解。



【资料推荐】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广东敏试教师

回复【密押卷】,获取5套教综密押卷

广东敏试教师(二维码).jpg

我是有底线的

复制成功

您已成功复制微信号,现在前往微信搜索该微信号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