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优公教育

分享
刷新

小学数学教案《三位数乘两位数》

发布时间:2020-12-01 修改时间:2020-12-01 520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的教学策略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以下为广东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小学数学教案《三位数乘两位数广东教师资格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已有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经验,自主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选择合适的估算、验算方法进行估算、验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使学生经历利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提升知识技能的迁移水平,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笔算乘法的步骤和方法。

2、教学难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对位和进位。

三、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教师:国庆节期间很多人都外出旅游了。王叔叔和李叔叔也去旅游了,他们乘车所用的时间都是12小时,但他们乘坐的交通工具是不一样的,请看:

出示信息表:

王叔叔 旅游大巴 平均78千米/时

李叔叔 火车 平均145千米/时

教师:从提供的信息来看,他们去的是不是同一个地方呢?(不是)根据提供的信息,王叔叔坐旅游大巴,速度为78千米/时,一共行了多少千米的路呢?

指名学生列出算式:。

教师:你能不能先估计一下,王叔叔乘坐的车大约行了多少千米?

学生估算后(一般会估成),请其说说为什么这样估?(估成整十数,而且这里正好是一个估大,一个估小,比较接近准确答案。)

教师:如果想知道准确的结果,我们可以怎样算?(笔算)请试着算算看吧!

学生独立计算,完成后重点交流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二)新知探究

1、基本算法的探究

呈现问题:根据上面的信息,李叔叔乘火车又行了多少千米呢?如何算?

引导学生先列出算式:。

教师:解决这个问题的算式已经有了,我们先来估计一下,李叔叔乘坐火车大约行了多少千米?

根据学生的估算情况(一般会估成),请其说说这样估得的结果会怎样?(同样是一个估大,一个估小,结果比较接近准确答案。)

教师:同样,我们想具体知道李叔叔乘坐的火车到底行了多少千米?该怎么算?请你笔算出结果吧。

学生尝试笔算,教师巡视。

选择典型算法请相关学生板演。然后,请学生说明每一步的算理。在学生说明过程中(如下图),教师以多媒体配合演示,引导全班学生进行理解:要算12个小时行驶的路程,可先计算2个小时行驶的路程,然后再算10个小时行驶的路程,最后再将两部分加起来。

对于结果有错的情况,先不急于否定,而是让学生说明算法后,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想知道这个结果是否正确,有什么好办法?

(一是与估算结果进行比较,差距是否大?如果比较大,那说明结果肯定有问题;二是通过验算来确认结果的正确性,本节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用计算器来进行验算。)

2、练习巩固

(1)基本练习:计算题。

学生独立计算完成,教师巡视发现典型现象,请其板演,为后续讨论提供素材。

主要选择三种素材:一是正确的,二是算法错误的,三是算法正确、答案错误的。

(2)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第1题:在计算的时候,表示( )

A. B. C. D.

第2题:下面( )算式中表示的意思是。

A. B. C.

3、总结算法

师生共同小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①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

②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

③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三)巩固反馈

1、完成教材第47页“做一做”。(点2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评价)

2、完成教材第49页练习八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并用计算器验算)

(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步骤和方法以及在笔算中应注意事项。


【资料推荐】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广东敏试教师

回复【密押卷】,获取5套教综密押卷

广东敏试教师(二维码).jpg

我是有底线的

复制成功

您已成功复制微信号,现在前往微信搜索该微信号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