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优公教育

分享
刷新

高中音乐教案《五十六个民族一家亲》

发布时间:2021-01-28 修改时间:2021-01-28 2201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的教学策略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以下为广东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高中音乐教案《五十六个民族一家亲广东教师资格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御风万里》,感受五十六个民族永远一家亲的信念,产生对民族的热爱。

2.通过对《御风万里》的赏析,并配以讨论,判断主奏乐器,感受音乐风格,从而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通过对该乐曲的聆听,能够认识音乐情绪和音乐风格,了解中国民族音乐的元素。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聆听该乐曲的音乐情绪和音乐风格。

【难点】

分辨《御风万里》中的汉藏蒙等民族音调主题。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出示香港回归仪式照片,并提问:照片反映我国哪一历史时间?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照片所发生于1997年7月1日的香港回归,举国上下都是欢悦激动的情绪,有一首作品把人们当时激动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首作品是应香港特区庆委会之约而作,于香港回归之夜在香港首演,这首作品就是郭文景先生所创作的《御风万里》,今天跟随老师的脚步,一起学习《御风万里》。

(二)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御风万里》,并提问歌曲开头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情绪激情奔涌。

2.教师再次播放歌曲,并提问该作品的整体结构是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全曲曲式结构为:引子+A+B+A1+尾声。

(三)分段赏析

1.教师:大家分别聆听《御风万里》不同段落,从创作技法上分别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A段和A1段采用主调音乐的写法,B段中使用复调的手法将汉蒙藏、哈萨克民族的民歌融为一体。

2.教师再次播放B段主题并提问该段先后出现哪些民歌音调,表现了怎样主题思想?

学生讨论后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先后出现《黄河船夫曲》《嘎达梅林》《囊玛》《哈萨克族民歌》,表现了不同民族间的团结和睦。

3.教师播放整体音乐并提问学生,整首乐曲先后出现了哪些主奏乐器?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先后主奏乐器有双簧管、圆号、小提琴、短笛。

4.教师再次播放交响序曲《御风万里》并提问学生,该乐曲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乐曲以激情奔涌的快板开始,表现中国人民振奋和喜欢的情绪;中段慢板,用复调技巧将不同民族的民歌融为一体,表现五十六个民族间的团结和睦;在结尾乐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昌盛和世界和平的祝愿。

5.教师带领学生完整聆听并哼唱。

(四)拓展延伸

教师以“新中国器乐创作”为主题,请学生分享有关新中国器乐创作作品。

学生小组讨论后自由回答

教师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并总结:如:民族管弦乐曲《丰收锣鼓》;高胡、筝三重奏《春天来了》;笛子曲《早晨》;古筝曲《三峡船歌》等。

(五)小结作业

教师:这节课很快接近尾声了,哪位同学来谈谈收获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我们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地借鉴西方创作经验,创作出一大批具有浓郁民族风格,又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优秀作品,让它发扬光大。大家下课后搜集更多民族化的器乐创作作品,下节课进行分享。


【资料推荐】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广东敏试教师

回复【密押卷】,获取5套教综密押卷

广东敏试教师(二维码).jpg

我是有底线的

复制成功

您已成功复制微信号,现在前往微信搜索该微信号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