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优公教育

分享
刷新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凹凸透镜》

发布时间:2021-05-17 修改时间:2021-05-17 593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的教学策略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以下为广东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凹凸透镜。广东教师招聘考试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

  1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发现不同透镜的特征,并用语言表达其发现。 

  2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探索兴趣。 

活动准备:  

凹透镜、凸透镜、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望远镜、放大镜、显微镜、一副眼镜。 

活动过程 :

  一、 第一次尝试:玩透镜 

  1师:小朋友,教师为大家每人准备了两块奇妙的镜片,请你们用镜片放在眼睛前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 

  2幼儿操作尝试。 

  3引导幼儿讨论:刚才用两块奇妙的镜片看的东西一样吗? 

  4得出结论: 不一样,有的放大,有的缩小。

  二、 第二次尝试:引导幼儿发现:凹面镜、凸透镜的特征 

  1师:两块小镜片看到的东西都不一样,真有趣,那为什么用它们看东西会不一样呢?哪种镜片看东西会变小?哪种变大?请你们再仔细看一看、摸一摸,它们的样子是不是一样? 

  2幼儿尝试操作,发现不同的原因。 

  3引导幼儿讨论。 

  1) 哪种镜片看东西会变小?(中间薄的镜片看东西会变小)教师告诉幼儿:这种就叫凹透镜(幼儿学说) 

  2) 哪种镜片看东西会变大?(边上薄中厚的镜片看东西变大)教师告诉幼儿:这种就叫凸透镜(幼儿学说)。  

  3) 得出结论:不一样的透镜看东西也不一样。 

  三、 第三次尝试: 

  1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发现了这么多奥秘。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几面奇妙的镜子,你们看是什么? 

  2 请幼儿看看这三面镜子里看到人是一样的吗?为什么会不一样?

  3引导幼儿讨论:这两面镜子和我们刚才看到的透镜有什么不一样?  

  4得出结论:这两面镜子是工人叔叔们利用凹透镜、凸透镜的原理,只是它在透镜的后面涂上了一层水银,而这就不是透镜了,叫凹面镜、凸面镜。 

  5.教师小结: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些镜子真奇妙,能把东西放大、缩小,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这种镜子呢?(望远镜、放大镜、显微镜、眼镜等等)幼儿说出各种镜子,教师出示。 

  6. 幼儿自由地玩望远镜、放大镜、哈哈镜等(自然结束)。

   

 

【资料推荐】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广东敏试教师

回复【密押卷】,获取5套教综密押卷

广东敏试教师(二维码).jpg

我是有底线的

复制成功

您已成功复制微信号,现在前往微信搜索该微信号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