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优公教育

分享
刷新

初中语文人教版《曹刿论战》教案九

发布时间:2021-12-01 修改时间:2021-12-01 332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的教学策略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以下为广东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初中语文人教版《曹刿论战教案。广东教师招聘考试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教学目的及要求: 

一、 检查上节课重点词的掌握情况、课文的自读理解情况。 

二、 小结每段所述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词的掌握情况、课文的自读理解情况。 

教学过程: 

一、 第1段 

1、朗读 

2、检查重点词 

3、学生串译 

4、提问检查: 

①战争的时间、国家? 

②表现战争性质的句子?“齐师伐我”(即对鲁国来说是正义之战) 

③庄公的态度?“公将战” 

④刿请见的原因? 

直接原因-“齐师伐我” 

根本原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⑤这一举动表现了曹刿的什么品质?爱国 

⑥刿分析战前准备“何以战”是通过与庄公的几次对话完成的?三次 

⑦刿否定了什么作法?肯定了什么作法?怎样肯定的? 

“衣食分人和祭神弗加”;“断狱以情”;“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⑧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在战前准备上,曹刿重视的是什么?人民的支持 

⑨这又反映了曹刿的什么战略思想?“取信于民” 

⑩表现庄公“鄙”的句子是什么?“公将战”,“衣食所安”“牺牲玉帛”“公将驰之” 

5、小结: 

本段写了两层内容,概述战前曹刿求见庄公,通过与庄公的对话,明确作战的先决条件是取信于民,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二、 第2段 

1、朗读 

2、检查重点词 

3、学生串译 

4、提问检查: 

①刿与庄公二人的表现分别是什么?表现出各自的什么特点? 

刿:“未可”,“可矣”,等待时机,观察时机――善于抓住有利战机 

公:“将鼓之”,“将驰之”――盲目指挥,“鄙” 

②体现刿指挥正确的句子?“齐师败绩”,“遂逐齐师” 

③本段表现了刿的什么能力?决断能力 

④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段介绍了战争的哪两个过程?反攻和追击 

5、小结: 

讲述战争经过。 

三、 第3段 

1、朗读 

2、检查重点词 

3、学生串译 

4、提问检查: 

①表现庄公“鄙”的句子?“公问其故” 

②一“未可”为何?“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 

③齐人三鼓后为何“可矣”?“夫战,勇气也,……彼竭我盈” 

④二“未可”为何?“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⑤后为何又“可矣”?“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⑥总结有利于反攻和追击的最佳时机是什么? 

反攻时机——“彼竭我盈”之时 

追击时机——其“辙乱旗靡”之时 

⑦从本段可以看出曹刿的战术思想是什么? 

注重观察敌情,注重士气,注意抓住有利战机。 

5、小结: 

本段是全文重点,写曹刿论述战争取胜的原因。 

四、 总结全文: 

本文通过记叙曹刿对战争的有关论述和指挥长勺之战的史实,说明要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并掌握战机才能取胜的道理,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军事才能。



【资料推荐】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广东敏试教师

回复【密押卷】,获取5套教综密押卷

广东敏试教师(二维码).jpg

我是有底线的

复制成功

您已成功复制微信号,现在前往微信搜索该微信号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