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优公教育

分享
刷新

初中语文人教版《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五

发布时间:2021-12-01 修改时间:2021-12-01 365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的教学策略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以下为广东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初中语文人教版《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广东教师招聘考试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理解词语 修、尺、服、窥、美、私、闻、莫、地方、左右、市朝等。 

②、归纳多义词义项 朝、孰、旦、诚、闻。 

③、句式 a、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b、忌不自信。 c、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④、理清课文的思路和结构 

2、情感目标 ①、理解课文的思想意义 ②、领悟课文的现实意义 

3、技能目标 ①、背诵全文 ②、学会讽喻的方法 

4、学习重点 ①理清课文的思路和结构 ②探究人物不同身份、心理及语气 

【方法指津】 

学习方法 : 

1、诵读法。(生通过诵读,在充分利用注释的基础上理解课文的词句,掌握课文内容) 

2、讨论法。(在学生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由教师提出富有启发性和针对性的问题,学生充分地展开讨论,集思广益,理解课文的思想意义) 

3、练习法。(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检测题和作业题,让学生在做练习题的过程中掌握并积累有关词句知识)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预习资料 

1.关于《战国策》 

《战国策》是汇编而成的历史著作,作者不明。其中所包含的资料,主要出于战国时代,包括策士的著作和史臣的记载,汇集成书,当在秦统一以后。原来的书名不确定,西汉刘向考订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策》。书名或曰《国策》,或曰《国事》,或曰《短长》,或曰《事语》,或曰《长书》。总共三十三篇,按国别记述,计有西周一、东周一、秦五、齐六、楚四、赵四、魏四、韩三、燕三、宋、卫合为一、中山一。记事年代大致上接《春秋》,下迄秦统一。以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反映出这一时期各国政治、外交的情状。全书没有系统完整的体例,都是相互独立的单篇。 

2.相关注 

二、解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三、研习课文 

1、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2、学生自行反复朗读课文 

要求: ①、至少诵读两遍。 ②、借助注释、工具书,完成下列自测题。 

A、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a、形貌昳丽( ) b、时时而间进( ) c、朝服衣冠( ) 

d、期年之后( ) e皆朝于齐( ) 

B、 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a、邹忌修八尺有余。 b、朝服衣冠,窥镜。 

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d、今齐地方千里。 

e、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f、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C、 翻译下列句子 

a、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b、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c、忌不自信。 

d、彼不我恩。 e、莫我肯顾 

3、整体把握课文的思路和结构 

含义:( ) (是什么) 

原因:( ) (为什么) 

讽 

方式:( ) (怎么办) 

效果:( ) (怎么样) 

4、探究人物不同身份、心理及语气 

要求: 

①、毛遂自荐扮演角色。 

②、读出人物身份和心理,如妻溢于言表的 之情,妾 的回答,客 的意味,邹忌勤于王事、委婉讽谏的表现,齐威王闻过则喜、从谏如流的气魄。 

5、尝试背诵课文 

邹忌三问 妻、妾、客三答 邹忌三思:私、畏、求 

齐王之蔽甚矣:私、畏、求 齐王三赏 齐国三变 

时间:“朝” “旦日” “明日” 

邹忌的思想转变过程: “熟视之,自以为不如”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 

四、课外作业 

1、背诵全文。 

2、查工具书,理解归纳课后练习(二)五个多义词的义项。



【资料推荐】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广东敏试教师

回复【密押卷】,获取5套教综密押卷

广东敏试教师(二维码).jpg

我是有底线的

复制成功

您已成功复制微信号,现在前往微信搜索该微信号进行咨询。